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侏罗系煤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34
作者
许浩 [1 ]
汤达祯 [1 ]
唐书恒 [1 ]
张文忠 [2 ]
张松航 [1 ]
陶树 [1 ]
王烽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煤层气; 储层特征; 侏罗系;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系统采集样品的基础上,通过对煤样的煤质、煤岩显微组分、煤相、煤岩显微裂隙分析及孔隙度和压汞孔隙结构测试,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的煤层气储层物性特征,并采用多层次模糊数学评价方法,预测了煤层气资源分布的有利区。结果表明,该区侏罗系煤储层具有较强的生气潜力和储气能力,孔隙系统具双峰分布特点,以微孔-小孔和大孔为主,其中二道岭-汝箕沟地区具备"小而肥"的资源优势,是该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最有利目标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8+32 +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铁法长焰煤储层煤层气三级渗流数值模拟 [J].
傅雪海 ;
彭金宁 .
煤炭学报, 2007, (05) :494-498
[2]   鄂尔多斯盆地陇县地区含煤有利区构造预测 [J].
康高峰 ;
王辉 ;
刘池洋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7, (02) :5-9
[3]   低变质煤的煤层气开发潜力——以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为例 [J].
张培河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7, (01) :29-33
[4]   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煤储层评价 [J].
王生维 ;
段连秀 ;
陈钟惠 ;
张明 .
天然气工业, 2004, (05) :82-84+153
[5]   煤层气地质研究进展与趋势 [J].
汤达祯 ;
秦勇 ;
胡爱梅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6) :644-647
[6]   鄂尔多斯盆地煤储层低温氮等温吸附特征分析 [J].
胡宝林 ;
车遥 ;
杨起 ;
刘大锰 ;
黄文辉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3, (02) :20-23
[7]   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资源及开发潜力分析 [J].
冯三利 ;
叶建平 ;
张遂安 .
地质通报, 2002, (10) :658-662
[8]   鄂尔多斯煤盆地构造应力场研究 [J].
张泓 ;
孟召平 ;
何宗莲 .
煤炭学报, 2000, (S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