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培肥对农田暗棕壤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隋跃宇 [1 ,2 ]
焦晓光 [3 ]
魏丹 [2 ]
刘洪家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院重点实验室
[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黑龙江省植物营养与土壤环境重点实验室
[3] 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暗棕壤; 大豆生育期; 长期施肥;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土壤肥力与肥效长期定位试验"的农田暗棕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施肥制度下大豆土壤微生物量C、N动态变化,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暗棕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处理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能显著增加大豆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C、N量及qMB值,增强了农田暗棕壤土壤养分容量的供应强度,有利于农田暗棕壤的培肥。
引用
收藏
页码:484 / 48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长期施肥对旱地红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J].
郑勇 ;
高勇生 ;
张丽梅 ;
何园球 ;
贺纪正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2) :316-321
[2]   不同施肥制度对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J].
隋跃宇 ;
张兴义 ;
焦晓光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3) :52-54
[3]   不同施肥措施对棉田土壤微生物量及其活性的影响 [J].
罗明 ;
文启凯 ;
纪春燕 ;
薛玲娣 ;
慕玉俊 .
土壤, 2002, (01) :53-55
[4]   玉米生长期间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酶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J].
沈宏 ;
曹志洪 ;
徐本生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4) :88-91
[5]   红壤丘陵小区域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变化的评价和预测 [J].
王效举 ;
龚子同 .
土壤学报, 1998, (01) :135-139
[6]  
中国土壤氮素[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朱兆良, 1992
[7]  
Controls of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he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 global-scale synthesis[J] . David A. Wardle.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1998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