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南洼陷盐湖-咸水湖沉积组合及其油气聚集

被引:28
作者
朱光有
金强
张善文
张林晔
郭长春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中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中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山东东营,山东东营,山东东营,山东东营
关键词
盐湖咸水湖; 蒸发岩; 烃源岩; 油气聚集; 渤南洼陷;
D O I
10.16461/j.cnki.1000-4734.2004.01.005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沉积早期,一些凹陷的蒸发岩系中发育了大套暗色泥岩。一般认为蒸发岩的形成环境不利于烃源岩的沉积,因此对这种烃源岩的生烃潜力一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对沾化凹陷沙四段上部厚逾500m的蒸发岩沉积组合及其成因研究,认为湖相蒸发岩不但可以和烃源岩共生,而且可以和优质烃源岩共生。在盐湖或咸水湖条件下,湖泊表层与底层水的盐度差可以导致盐跃层的形成,上下水层受到分割导致湖盐度的长期性分层。底层水循环作用处于完全停滞的封闭状态,形成缺氧环境,抑制了底栖生物的活动性,使得沉积有机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油源对比表明,盐湖 咸水湖相烃源岩是渤南洼陷重要的烃源岩,控制了洼陷许多种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及其意义 [J].
张林晔 ;
孔祥星 ;
张春荣 ;
周文 ;
徐兴友 ;
李政 .
地球化学, 2003, (01) :35-42
[2]   烃源岩的非均质性研究——以东营凹陷牛38井为例 [J].
朱光有 ;
金强 .
石油学报, 2002, (05) :34-39+5
[3]   论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若干名词与术语的辨析和厘定 [J].
王铁冠 .
地质论评, 2002, (03) :284-289
[4]   济阳坳陷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特点分析 [J].
郭元岭 ;
赵乐强 ;
石红霞 ;
高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3) :33-36+15
[5]   藻类勃发——湖相油源岩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 [J].
刘传联 ;
徐金鲤 ;
汪品先 .
地质论评, 2001, (02) :207-210+8
[6]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蒸发岩与生油岩共生沉积作用研究附视频 [J].
金强 ;
查明 .
地质科学, 2000, (04) :465-473
[7]   断陷盆地多次运移成藏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J].
陈建渝 ;
牛瑞卿 .
地球科学, 2000, (03) :253-259
[8]   伽马蜡烷——水体分层的地球化学标志 [J].
张立平 ;
黄第藩 ;
廖志勤 .
沉积学报, 1999, (01) :136-140
[9]   深水和浅水盐湖相生油岩沉积及其石油地球化学特征 [J].
金强 .
沉积学报, 1991, (02) :114-120
[10]   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判识古沉积环境 [J].
傅家谟 ;
盛国英 ;
许家友 ;
贾蓉芬 ;
范善发 ;
彭平安 ;
Eglinton ;
G.Gowar ;
A.P. .
地球化学, 1991, (0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