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温调控对汽爆秸秆发酵产氢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李冬敏
陈洪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汽爆秸秆; 生物制氢; 变温调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116.2 [氢气];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在以汽爆秸秆为原料,利用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同步糖化发酵产氢的过程中,存在着纤维素酶解和微生物发酵的最适温度不一致的矛盾,影响底物的转化和微生物利用。在发酵开始10 h和30 h的时候,分别进行两次变温调控,首先迅速升温至45℃,保持2 h后又迅速将温度降低回到丁酸梭菌的最适发酵温度35℃。这一变温调控能够促进纤维素酶解,并有利于微生物保持高活性。与恒温发酵相比,两次变温的最终产氢量提高1.2倍,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转化率分别为75%和88%。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Limiting factors in the 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 process for conversion of cellulosic biomass to fuel ethanol[J] . George P. Philippidis,Tammy K. Smith.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 199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