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浑源藻煤、烛煤、腐植煤共生煤层成因分析

被引:7
作者
李太任
张军营
刘秀卿
机构
[1] 山西矿业学院
关键词
腐泥煤; 煤岩学; 煤相;
D O I
10.13225/j.cnki.jccs.1993.03.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山西浑源7号煤层由藻煤、烛煤和腐植煤组成。作者在浑源藻煤中发现了我国藻煤中未曾见到过的 Reinschia 藻。根据煤岩学、煤化学、微量元素及有机地球化学等特征,将煤层剖面划分为四种煤相,即(1)淡化水清澈沼泽湖相;(2)淡化水浑浊沼泽湖相;(3)半咸水草沼泽相;(4)半成水覆水森林沼泽相。作者认为本区藻煤形成于泥炭沼泽内洼地积水而成的沼泽湖中。这种沼泽湖与形成油页岩矿床的湖泊环境不同,它面积小,持续时间短,缺乏大量泥砂供应,容易形成优质藻煤。该煤层底板为潮坪环境,在潮坪广泛沼泽化的泥炭沼泽中形成腐植煤;在沼泽湖中形成藻煤;在沼泽湖的边缘地带形成烛煤。随着沼泽湖面的扩大和收缩,毗邻煤相交替叠置,形成了由藻煤、烛煤和腐植煤组成的煤层。最后因地壳下降,发生海侵而终止了聚煤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山西省藻煤研究及利用前景[J]. 李太任,张军营,刘秀卿.山西矿业学院学报. 1990 (03)
[2]  
煤地质学进展[M]. 科学出版社 , 杨超编, 1987
[3]  
陆相有机质演化和成烃机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黄第藩 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