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服用双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来昔布6mon生存质量的队列研究

被引:7
作者
施文
王永铭
李少丽
颜敏
李端
陈斌艳
程能能
机构
[1] 复旦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2] 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控中心
[3] 复旦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上海
[4] 上海
[5] 北京
关键词
非甾类; 抗炎药; 生存质量; SF-36中文量表; 队列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93.22 [类风湿性关节炎];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对双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6mon前后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队列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随机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新发病例 4 6 1名 ,其中双氯芬酸组 ,萘丁美酮组各 131名 ,美洛昔康组 14 4名 ,塞来昔布组 5 5例。观察时间 6mon。采用SF 36量表 (中文版 )对患者服药前后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进行评估 ,该评估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肌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和心理卫生 8个分量表。结果 按分量表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四组服药前后除“社会功能”的改变、以及塞来昔布组服药前后“躯体角色”的改变上无显著差异外 ,其他分量表各组服药前后均有显著差异。各分量表服药前后改变 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按每个条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双氯芬酸组在总体健康状况的改善 (条目 2 )、自我感觉身体疼痛改善程度 (条目7)以及SF 36量表总评分改善上优于塞来昔布组 (P均 <0 0 5 )。临床控制组生存质量改变优于其他 3组 ,显效组和好转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而且均优于无效组。结论 生存质量评分的改变与药物疗效呈正相关 ,SF 36量表 (中文版 )能用来评估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改变。按分量表进行分析四种NSAIDs前后患者生存质
引用
收藏
页码:636 / 6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生命质量观在评价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J].
李俊 .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0, (04) :273-276
[2]   常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介 [J].
万崇华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0, (01) :73-75
[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评价 [J].
刘朝杰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1997, (04) :32-35
[4]  
Change and status i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 .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 199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