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间创新网络结构及其邻近性机理

被引:52
作者
鲜果 [1 ]
曾刚 [1 ,2 ]
曹贤忠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创新网络; 专利; 网络结构特征; 邻近性; 负二项重力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基于中国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和负二项重力模型,对中国城市间创新网络的拓扑结构、空间格局及其邻近性机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拓扑结构上,中国城市间创新网络范围广密度低,大多数城市间合作强度较低,网络连接较为松散;网络等级层次清晰,发育出以北京为强核心,上海、南京、武汉等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2)空间结构上,以胡焕庸线为界,网络联系东密西疏、东强西弱,城市等级东高西低;不同等级的网络流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核心、次核心城市在空间上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特点;(3)邻近性机理上,负二项重力模型回归显示,制度邻近性与技术邻近性对我国城市间创新合作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地理距离阻碍了我国城市间创新合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全球科研论文合作网络的结构异质性及其邻近性机理 [J].
刘承良 ;
桂钦昌 ;
段德忠 ;
殷美元 .
地理学报, 2017, 72 (04) :737-752
[2]   组织与认知邻近对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演化影响 [J].
叶琴 ;
曾刚 ;
陈弘挺 .
人文地理, 2017, 32 (01) :116-122
[3]   西方创新地理研究评述 [J].
邓羽 ;
司月芳 .
地理研究, 2016, 35 (11) :2041-2052
[4]   广东省城市创新联系的空间格局演变及优化策略 [J].
张惠璇 ;
刘青 ;
李贵才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08) :952-962
[5]   基于全球—地方视角的创新网络研究进展 [J].
司月芳 ;
曾刚 ;
曹贤忠 ;
朱贻文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05) :600-609
[6]   协同创新、空间关联与区域创新绩效 [J].
白俊红 ;
蒋伏心 .
经济研究, 2015, 50 (07) :174-187
[7]   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及其复杂性结构特征 [J].
吴康 ;
方创琳 ;
赵渺希 .
地理研究, 2015, 34 (04) :711-728
[8]   中国城市尺度科学知识网络与技术知识网络结构的时空复杂性 [J].
李丹丹 ;
汪涛 ;
魏也华 ;
袁丰 .
地理研究, 2015, 34 (03) :525-540
[9]   中国主要城市间的创新联系研究 [J].
吕拉昌 ;
梁政骥 ;
黄茹 .
地理科学, 2015, 35 (01) :30-37
[10]   基于能力结构关系模型的区域协同创新研究 [J].
范斐 ;
杜德斌 ;
游小珺 ;
盛垒 ;
肖泽磊 .
地理科学, 2015, 35 (01) :6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