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间财力差异的度量及分解

被引:11
作者
胡德仁 [1 ]
刘亮 [2 ]
机构
[1] 河北省财政厅
[2]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关键词
财政体制; 地区间财力差异; 财政收入; 中央转移支付; 营业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2 [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以人口为权数的加权变异系数对地区间财力差异进行度量可发现:对财力差异起主要作用的是财力的初次分配即财政收入,起次要作用的是财力的再分配即中央转移支付,其中,将营业税划归地方税、税收返还等保持既得利益的转移支付是造成地区间财力差异的主要原因。完善财政体制、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的对策应是:扩大增值税范围,减少营业税对财力不平等的贡献率;重新界定中央转移支付政策的目标,逐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 [J].
马拴友 ;
于红霞 .
经济研究, 2003, (03) :26-33+90
[2]   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与转移支付制度创新 [J].
刘溶沧 ;
焦国华 .
财贸经济, 2002, (06) :5-12
[3]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财政平衡效应研究 [J].
曾军平 .
经济研究, 2000, (06) :27-32
[4]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适度规模控制 [J].
江孝感 ;
魏峰 ;
蒋尚华 .
管理世界, 1999, (03) :3-5
[5]   中国地区间财力差异及其调节的对策建议 [J].
项中新 .
中国软科学, 1999, (01) :21-23+30
[6]   中国转移支付目标模式的设计 [J].
蒙丽珍 .
财政研究, 1997, (10) :32-36
[7]  
均等化:基础、理念与制度安排[M].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项中新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