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概念辨析

被引:39
作者
王明远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环境法研究中心 北京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概念; 废弃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2.2 [生态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基于对循环经济在德国、日本产生和发展状况的考察和我国目前关于循环经济的若干代表性定义的分析,指出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而言的,是建立在生态学规律之上的一种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特别是物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避免、减少、再利用、资源化、热回收、无害化处置作为处理废弃物的先后次序,构造上高度接近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闭路循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最后分析了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支持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法律体系至少应当包括《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通过这些法律的制定或者修订,应当确立和完善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目标、原则和法律制度。以此为基础,再考虑进一步制定针对包装物、电子垃圾、废旧汽车等的法律法规。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循环经济 [J].
冯之浚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2) :5-13+112
[2]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J].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
宏观经济研究, 2005, (04) :3-8
[4]   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界定及其实质 [J].
方莉华 ;
张才国 .
华东经济管理, 2005, (03) :83-85
[5]   为循环经济定位 [J].
徐嵩龄 .
产业经济研究, 2004, (06) :60-69
[6]   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兼论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运用 [J].
陈德敏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2) :13-16
[7]   推进日本建立循环社会的法律体系 [J].
王金南 ;
李娜 .
中国发展, 2003, (01) :9-13
[8]   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 [J].
曲格平 .
当代生态农业, 2002, (Z1) :18-20
[9]   德国DSD系统和循环经济 [J].
戴宏民 .
中国包装, 2002, (06) :20-22
[10]   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 [J].
诸大建 .
科技导报, 1998, (09) :39-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