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翳风穴对偏头痛患者脑血流图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吴绪平
王亚文
张红星
魏凤坡
机构
[1] 暨南大学医学院
[2] 湖北中医学院
关键词
偏头痛/针灸治法; 体积描记术; 阻抗腧穴; 翳风;
D O I
10.13703/j.0255-2930.1994.s1.149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针前头痛组的脑血流图波幅比正常人组的波幅明显增高(P<0.01),针刺翳风穴后,多数患者头痛症状缓解,其波幅随之下降,而趋于正常水平,而正常人组各值变化不大,也有少数患者头痛时,其波幅降低,针刺后波幅升高。结果表明,针刺翳风穴对偏头痛患者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P<0.013.2针刺臀风穴后,正常人组各在一定范围内呈相应改变,但无明显差异。患者组各值则变化明显,尤以波幅最为突出,主要反映在针中与针前,以及针后与针前的对比上,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1)。正常人组与患者组在针前的对比上,患者组明显高于正常人组,针刺后波幅明显下降而趋于常值。我们在实验中还观察到多数患者在头痛剧烈时波幅明显增高,呈典型扩张波,有的高达0.30(Ω),两侧波幅不对称,有的波幅差>38%,针刺翳风穴后,头痛随即缓解,其波幅随之下降而趋于常值。两侧波幅亦趋于对称。亦有少数患者头痛时波幅降低,呈收缩波,针刺本穴后,其波幅值升高。这结果表明,针刺翳风穴对偏头痛患者具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4讨论我们对50例健康成人及偏头痛患者进行了实验观察。其结果表明,正常人组的脑血流图以两种波形为主,一是陡直形,多为青年男性;二是转折形,多为青年女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48+497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