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五里湖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分布特征

被引:33
作者
李军
刘丛强
王仕禄
朱兆洲
周志华
肖化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贵州贵阳,贵州贵阳,贵州贵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贵州贵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贵州贵阳
关键词
连续提取; 磷形态; 沉积物; 太湖;
D O I
10.16461/j.cnki.1000-4734.2004.04.015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利用连续提取法(SEDEX)详细调查了太湖五里湖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组成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其中磷的含量较高,受人为污染输入的影响较大,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释放。总磷的变化范围为2 05~4 05mg/g,平均约为2 80mg/g。总磷主要由无机磷组成(70%~90%),大多数无机磷为CDB溶液提取的铁结合态磷(75%~85%)。CDB溶液的n(Fe)/n(P)都较小(2 0~5 3),说明CDB溶液提取的铁主要是以无定形态存在的,并且铁与磷酸盐之间的吸附可能已经达到了平衡状态。除底部个别样品以外,多数样品n(Corg)/n(Norg)较小(8 8~10 6),所有样品的n(Corg)/n(Porg)都较大(135~320),表明沉积物在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湖泊内源自生有机质降解时有机磷优先释放。无机磷,特别是铁结合态磷,在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沉积物—水体界面被再次释放到水体中去,这可能对湖泊的水体质量和营养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05 / 4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太湖北部底泥中氮、磷的空间变化和环境意义 [J].
袁旭音 ;
陈骏 ;
陶于祥 ;
季峻峰 ;
许乃政 .
地球化学, 2002, (04) :321-328
[2]   模拟扰动条件下太湖表层沉积物磷行为的研究 [J].
张路 ;
范成新 ;
秦伯强 ;
杨龙元 .
湖泊科学, 2001, (01) :35-42
[3]   太湖底泥及其间隙水中氮磷垂直分布及相互关系分析 [J].
范成新 ;
杨龙元 ;
张路 .
湖泊科学, 2000, (04) :359-366
[4]   东太湖表层沉积物的磷饱和度初步研究 [J].
李文朝 ;
陈开宁 ;
吴庆龙 ;
王刚 .
湖泊科学, 1998, (03) :49-54
[5]   环境条件变化对太湖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J].
王晓蓉 ;
华兆哲 ;
徐菱 ;
赵闯 ;
吴重华 .
环境化学, 1996, (01) :15-19
[6]   太湖水体的磷负荷分析 [J].
廖文根,彭静,铁灵芝 .
水利学报, 1994, (11) :77-81
[7]  
太湖环境生态研究.[M].蔡启铭主编;.气象出版社.1998,
[8]  
沉积物污染化学.[M].金相灿等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9]   Internal phosphorus loading in shallow Danish lakes [J].
Sondergaard, M ;
Jensen, JP ;
Jeppesen, E .
HYDROBIOLOGIA, 1999, 408 (0) :145-152
[10]   INTERNAL PHOSPHORUS LOADING TO SHALLOW EDINBORO LAKE IN NORTHWESTERN PENNSYLVANIA [J].
GARBER, KJ ;
HARTMAN, RT .
HYDROBIOLOGIA, 1985, 122 (01) :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