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社会风险的体制根源

被引:7
作者
李俊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江苏南京
关键词
社会风险; 再分配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腐败;
D O I
10.14180/j.cnki.1004-0544.2002.06.016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从社会风险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解放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的社会结构与运行特点,前者是高度集中的再分配体制造就的总体性社会,后者是再分配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形成的转型社会。当前我国社会风险的体制根源是再分配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存在一个交换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4+52 +5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结合武汉的实证分析 [J].
杨云彦 ;
陈金永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5) :28-38+204
[3]   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 [J].
蔡 .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02) :4-14
[4]   转型期干部阶层的地位变动和腐败的利益根源及治理 [J].
陈烽 .
社会学研究, 1997, (05) :95-103
[5]   新时期阶级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 [J].
李培林 .
中国社会科学, 1995, (03) :47-63
[6]   市场过渡理论及其存在的问题 [J].
孙立平 .
战略与管理, 1994, (02) :77-84
[7]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J].
孙立平 ;
王汉生 ;
王思斌 ;
林彬 ;
杨善华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2) :47-62
[8]   “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论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J].
孙立平 .
探索, 1993, (01) :64-68
[9]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 上海三联书店 , 刘小枫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