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水稻种子活力和耐缺氧能力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23
作者
王洋 [1 ,2 ]
王盈盈 [1 ]
洪德林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水稻; 太湖流域生态型; 种子活力; 耐缺氧能力; 遗传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测定了太湖流域5个生态类型297个粳稻地方品种和2个对照育成品种的种子活力指数和5 cm水深条件下生长7 d的芽鞘长度,研究了这两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它们与水直播14 d的幼苗高、成苗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方品种的种子活力和幼苗耐缺氧能力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9.5%和15.2%,这两个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早熟晚粳生态型中。种子活力指数、缺氧条件下芽鞘长度均与水直播14 d的幼苗高及成苗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从早熟晚粳中筛选到薄稻3、硬头茎、三百粒头、大稻头、乌金香糯、荒三石4、晚八哥头7个高活力和耐缺氧能力的品种资源,可供适于直播的水稻新品种选育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SSR标记的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J].
金伟栋 ;
程保山 ;
洪德林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11) :3822-3830
[2]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的构建 [J].
金伟栋 ;
洪德林 .
江苏农业学报, 2007, (06) :516-525
[3]   国内外水稻直播种植发展概况 [J].
王洋 ;
张祖立 ;
张亚双 ;
崔红光 .
农机化研究, 2007, (01) :48-50
[4]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J].
金伟栋 ;
洪德林 .
生物多样性, 2006, (06) :479-487
[5]   水稻直播栽培的发展概况与研究进展 [J].
吴文革 ;
陈烨 ;
钱银飞 ;
王小军 ;
吴一梅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 (04) :32-36
[6]   水稻直播栽培三个技术瓶颈问题形成原因及对策 [J].
陈翻身 ;
许四五 .
中国稻米, 2006, (02) :33-34
[7]   不同生态类型粳稻品种3个幼苗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与株高的相关性分析 [J].
黄柳柳 ;
洪德林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4) :11-15
[8]   我国南方直播稻若干问题及其技术对策研究 [J].
金千瑜 ;
欧阳由男 ;
陆永良 ;
徐一成 .
中国农学通报, 2001, (05) :44-48
[9]   Rice cultivar difference in seedling establishment in flooded soil [J].
Yamauchi, M ;
Biswas, JK .
PLANT AND SOIL, 1997, 189 (01) :145-153
[10]  
Rice ( Oryza sativa L.) germplasm suitable for direct sowing under flooded soil surface[J] . M. Yamauchi,A. M. Aguilar,D. A. Vaughan,D. V. Seshu.Euphytica . 199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