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语言:一个被忽视的教育范畴

被引:26
作者
宋晔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南京
关键词
教育隐喻; 语言; 人文意蕴;
D O I
10.14138/j.1001-4519.2003.05.005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从语言本身的历史发展来看,由于追求教育语言的科学化,教育隐喻语言在教育活动中受到了冷落。实际上,作为本源性存在的教育隐喻,有着独特而丰富的人文精神意蕴。教育隐喻是人与自然的粘合剂,并能凭借丰富的想象空间唤醒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的心灵舒展。对教育隐喻的解读是新的意义不断生成的过程,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是通过对生命的关注促进人的精神自由成长的活动,所以呼唤隐喻的回归,教育更易达成人性完善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M].(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WolfgangBrezinka)著;胡劲松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2] 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M].季广茂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 [3] 逻辑哲学论.[M].(奥)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著;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1996,
  • [4] 隐喻.[M].(英)霍克斯著;穆南译;.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
  • [5] 镜与灯.[M].(美)艾布拉姆斯(Abrams;M.H.)著;郦雅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 [6] 大教学论.[M].(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 [7] 隐喻的解析
    徐泽春
    [J]. 晋阳学刊, 2002, (01) : 78 - 81
  • [8] 人文教育:复兴“隐喻”价值和功能
    张祥云
    [J]. 高等教育研究 , 2002, (01) : 31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