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山多金属矿床成因模式

被引:14
作者
陆玉梅
殷浩然
沈瑞锦
机构
[1] 湖南省地质矿产局队,湖南省地质矿产局队,湖南省地质矿产局队,
关键词
七宝山; 成因模式; 矿床模式; 矿体分布; 矿床地质; 多金属矿床; 岩体; 形成温度; 黄铁矿; 铁矿物; 石英; 硅氧矿物; 硫同位素组成; 铅同位素组成;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84.04.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地质条件七宝山是湖南省颇为有名的一个多金属矿床,开采历史悠久。它位于永和—七宝山—桂竹湾断褶带的次一级构造——永和—横山向斜的东端。向斜核部分布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向斜北翼由震旦系下统莲沱组及石炭系下统大塘阶组成,南翼被区域断层(F1)破坏,致使上元古界冷家溪群千枚岩逆冲在壶天群之上(图1)。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矿床学.[M].西安地质学院等编;.地质出版社.1979,
  • [2] 矿床学.[M].成都地质学院《矿床学》编写组 编写.地质出版社.1978,
  • [3] 铅同位素地质.[M].(美)B.R.多伊著;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质研究室译;.科学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