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地媒介事件研究述评

被引:5
作者
陈新民
张华
机构
[1]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媒介事件; “伪事件”; 两种范式; 我国内地; 述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概念界定和多种理论关照下的多角度研究两个维度对1990年以来我国内地关于媒介事件的研究进行了爬梳与评价。对于媒介事件这一独特的大众传播现象,研究者对其概念的厘清与界定,经历了从辨析事件真伪到突出"策划"和从突破到"两种范式"的归纳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特别是第二个阶段中,研究者对众多个案研究加以理论关照,针对媒介事件的建构策略、价值与意义、应用与效果等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该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有待于研究者们更深入地探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浅析电视直播事件的“仪式化”现象 [J].
谭锐 .
新闻界, 2008, (01) :120-122
[2]   “耐克广告”事件:民族主义话语权力的滥觞 [J].
潘知常 ;
苗青 .
东方论坛, 2007, (02) :64-74
[3]   “丹麦漫画事件”解读:从博弈到冲突——反思全球化语境下的传媒责任 [J].
林如鹏 ;
朱文丰 .
新闻知识, 2007, (03) :41-42
[4]   奥运会与大众传媒关系的仪式性分析 [J].
李春霞 ;
彭兆荣 .
体育学刊, 2006, (06) :21-24
[5]   媒介事件的营销传播价值 [J].
张冰冰 .
新闻爱好者, 2006, (10) :16-16
[6]   解析“媒介事件”的内涵 [J].
刘自雄 .
辽东学院学报, 2005, (05) :35-39
[7]   从媒介事件角度看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报道 [J].
周小普 ;
武聪 .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5, (09) :26-27
[8]   电视媒介事件——传播的新形式与新效果 [J].
刘笑盈 .
山东视听(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 2005, (07) :22-25+1
[9]   媒介事件对电视广告创意的影响 [J].
陈先红 ;
孙利昌 .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2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