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干预高血压复合高脂血症大鼠血压、血脂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改变

被引:3
作者
李飞 [1 ]
杨骏 [2 ]
汪克明 [1 ]
洪伟 [1 ]
机构
[1]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
[2]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高血压; 高脂血症; 电针; 针药并用; 疾病模型; 动物; 高半胱氨酸/血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干预对高血压复合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压、血脂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1在安徽中医学院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级Wistar大鼠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选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只喂养普通饲料。再选10只作为假手术组,只打开大鼠腹腔分离左肾动脉不结扎。余60只麻醉开腹,用“U”型银夹半结扎左肾动脉,肌注青霉素抗炎。给予脂肪乳灌胃2周后,所有大鼠均检测血压和血脂,取血压、血脂能同步升高且血压超过135mmHg(1mmHg=0.133kPa),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的大鼠为成功模型。选取成功模型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针药结合组,每组10只。药物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每鼠每次灌胃力平之20mg/kg,依那普利1mg/kg;电针组取百会、大椎、血海、足三里(电针刺激;针药结合组每次药物灌胃后再给予电针组相同的电针刺激;其余各组均予9.0g/L氯化钠注射液灌胃。以上各组均每天干预1次,连续4周。4周后,各组大鼠检测血压后腹主动脉取血处死,按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按酶试剂终点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10只大鼠,假手术组10只大鼠及成功模型大鼠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干预前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的血压、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干预4周后,各干预组大鼠血压、血脂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0.01),而以针药结合作用最为显著。②干预4周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及针药结合组大鼠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9.47±3.03,9.52±2.07,22.71±4.77,7.16±2.24,8.27±3.26,6.96±2.11)mmol/L,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而以针药结合组下降更为显著。结论:针药结合干预可下调高血压复合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压及血脂水平并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能起到保护血管内皮,从而降低高血压复合高脂血症及其可能引起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高血压复合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J].
李飞 ;
杨骏 ;
汪克明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5, (03) :35-37
[2]  
药理实验方法学.[M].徐叔云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