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区坡度与面状侵蚀产沙的研究

被引:3
作者
谭宽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关键词
产沙量; 坡面; 面状侵蚀; 暴雨; 降雨; 黄土地区;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1991.02.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分析野外径流场观察资料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或相似时,在暴雨条件下出现低坡度(14.68°)和高坡度(34.33°)面状侵蚀产沙少,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等坡度(28.68°)面状侵蚀大的规律.在一些非暴雨的特殊性降雨条件下,出现了与之相反的规律,高坡度和低坡度坡面面状产沙较中等坡度的大的规律.根据黄土地区表层实际颗粒存在形式可建立三种面状产沙模式.这三种面状产沙模式理论上可以解释上述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黄土高原的暴雨特性及其分布规律 [J].
张汉雄 .
地理学报, 1983, (04) :416-425
[2]  
中国湿陷性黄土[M].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冯连昌,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