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击时敏目标的作战机理分析

被引:8
作者
李敏勇
孙胜春
机构
[1] 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学院
[2] 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
[3] 湖北武汉
关键词
作战系统; 无人机; 时敏目标; C4ISR系统; 美伊战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E072 [军队指挥学];
学科分类号
1105 ;
摘要
美军在第二次对伊战争中,以比第一次对伊战争少得多的兵力,更短的准备时间和更少的消耗取得了更大的胜利,对比两次对伊战争中所用的兵器,坦克、主战飞机、战车、轻兵器等主战装备基本还是上次对伊战争的旧兵器,最大的变化是无人机的大量使用,情报系统、战术网络的提升,使战斗能力有极大的提高,这种由系统整合、提升信息化能力、改进指挥控制所产生的作战效能的提升是显著和有效的,代表发展战争潜力的方向。文中以美军对伊战争中主要的作战样式——打击时敏目标为作战想定,建立作战系统猎击时敏目标作战效能模型,对影响作战系统效能的各种因素作定量的分析,揭示作战效能提升的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系统科学[M].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许国志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