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低碱三元复合体系用于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被引:10
作者:
孙灵辉
[1
]
代素娟
[2
]
吴文祥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
[3]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替液;
低碱浓度;
流变性;
黏弹性;
物理模型驱油;
驱油效果;
波及体积;
聚合物驱后;
大庆油田;
D O I:
10.19346/j.cnki.1000-4092.2006.01.023
中图分类号:
TE357.46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在室内实验研究了大庆油田条件下,水驱、聚合物驱之后低碱(NaOH)浓度的ASP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效果。所用聚合物为M=1.6×107,HD=26%的HPAM;表面活性剂为Witco公司的烷基苯磺酸盐ORS-41和国产月桂酰二乙醇胺NNR,用矿化度3.7 g/L的模拟注入水配液,模拟油黏度9.56 mPa.s,实验温度45℃。NaOH/0.3%ORS-41/1.2 g/L HPAM溶液的黏度~剪切速率曲线和储能模量~振荡频率曲线,随碱浓度减小(1.5%或1.2%0.1%)而整体上移,即溶液黏度和黏弹性增大。在Kw≈1μm2、VK=0.72的三层段非均质人造岩心上,水驱、聚合物驱(1000 mg/L,0.57 PV)后注入0.3%NaOH/0.3%ORS-41或NNR/1600或1800 mg/L HPAM溶液(0.30PV),采收率增值为13.5%16.0%,最终采收率为66.4%70.5%,含水曲线表明聚驱和复合驱过程中有油墙产生;NNR体系界面张力为10-2mN/m,ORS-41体系为10-1mN/m。在不同直径、连接有不同直径盲端的平行流道微观模型上,直接观察到水驱、聚驱后复合驱的波及区域明显大于水驱后聚驱的波及区域,聚驱后水驱油藏实施低碱三元复合驱可进一步增大波及体积。图5表1参4。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1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