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鹅喉羚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被引:22
作者
夏参军 [1 ,2 ]
乔建芳 [1 ,2 ]
杨维康 [1 ]
徐文轩 [1 ,2 ]
刘伟 [1 ,2 ]
李莹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鹅喉羚; 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 行为时间分配; 活动节律;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9.0007
中图分类号
Q958.1 [动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7年12月,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观察鹅喉羚冬季昼间行为。将鹅喉羚的行为分为采食、警戒、休息、移动和"其他"5种类型,各类行为所占比例雌羊为68.0%、7.0%、19.6%、5.0%、0.4%,采食行为消耗的时间最多,"其他"行为消耗时间最短,雄羊为29.6%、19.2%、29.3%、20.6%、1.3%,采食行为所消耗时间仍占最多,但较雌羊已大幅减少。无论雌雄,各行为在10min观察期内所占据平均时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除"其他"行为在10min观察期内所占据平均时间性别间差异不显著外,雌雄其余4类行为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雌羊采食行为存在3个高峰,分别在11:00—12:00、13:00—14:00和17:00—18:00;移动高峰出现在13:00—15:00和18:00—19:00;警戒最高峰出现在13:00—14:00;休息行为表现为双峰形,分别在12:00—13:00和16:00—17:00。雄羊采食行为也有3个高峰,分别在10:00—11:00、13:00—14:00和17:00—18:00,但不如雌性明显;移动行为在13:00—14:00和18:00—19:00有2个高峰;警戒行为在13:00—14:00和18:00—19:00出现小的高峰;休息在15:00—16:00达到最高峰。雌性鹅喉羚采食、移动、警戒、休息行为在各个时段差异均显著,而雄性则是采食和警戒存在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2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鹅喉羚生态生物学研究现状 [J].
徐文轩 ;
乔建芳 ;
刘伟 ;
杨维康 .
生态学杂志, 2008, (02) :257-262
[2]  
Time budgets of grassland herbivores: body size similarities[J] . G. E. Belovsky,J. B. Slade. &nbspOecologia . 1986 (1)
[3]  
Day-time time budgets of pregnant mares housed in tie stalls: a comparison of draft versus light mares[J] . G. Flannigan,J.M. Stookey. &nbsp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 2002 (2)
[4]  
Group-size effects on vigilance: a search for mechanisms[J] . Guy Beauchamp. &nbspBehavioural Processes . 2003 (3)
[5]  
Grazing and vigilance by Soay sheep on Lundy island: Influence of group size, terrai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vegetation[J] . L. Hopewell,R. Rossiter,E. Blower,L. Leaver,K. Goto. &nbspBehavioural Processes . 2005 (2)
[6]   普氏原羚昼间行为时间分配的研究 [J].
陈立伟 ;
冯祚建 ;
蔡平 ;
李永波 ;
陈洪舰 ;
蒋志刚 .
兽类学报, 1997, (03) :13-15+17-24
[7]   麋鹿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 [J].
蒋志刚 .
兽类学报, 2000, (01) :1-12
[8]   半圈养条件下白唇鹿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的研究 [J].
何利军 ;
丁由中 ;
王小明 ;
夏述忠 .
生态学杂志, 2001, (02) :27-29
[9]   新疆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的资源现状 [J].
葛炎 ;
刘楚光 ;
初红军 ;
陶永善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3, (01) :32-34+66
[10]   四川梅花鹿春季昼夜活动节律与时间分配 [J].
刘昊 ;
石红艳 ;
胡锦矗 .
兽类学报, 2004, (04) :28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