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7
作者
裘涛
陈眉
代建峰
吴乐程
张宾辉
机构
[1] 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症;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 高效液相色谱; 神经递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大鼠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后予以行为限制制作PSD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自发性行为改变,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清洁动作次数分别为(25.00±9.76)次/5min、(13.33±4.13)次/5min、(1.00±0.89)次/5min,与假手术组比较下降(P<0.01or0.05),海马区5-HT、5-HIAA、DA、NE水平分别为(0.39±0.11)μg/g、(1.01±0.78)μg/g、(0.44±0.15)μg/g、(0.35±0.18)μg/g,与假手术组比较下调(P<0.05)。盐酸氟西汀可以改善卒中后抑郁大鼠的行为及脑内5-HT水平。结论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结合行为限制,可为卒中后抑郁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对照研究 [J].
袁勇贵 ;
张心保 ;
张石宁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4, (01) :34-35
[2]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血清单胺类递质的变化 [J].
许晶 ;
孙玉华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3, (03) :29-31
[3]   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的建立 [J].
洪华 ;
黄如训 ;
王庭槐 ;
王艺东 .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09) :1266-1267
[4]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J].
刘汇波 ;
叶翠飞 ;
李斌 ;
安文林 ;
李林 .
基础医学与临床, 1998, (04) :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