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奴拉赛古铜矿冶遗址冶炼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16
作者
梅建军,李延祥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及材料史研究所
关键词
奴拉赛,硫化矿,冰铜,砷冰铜,砷铜,炉渣,东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F81,TF81 [];
学科分类号
080603 ;
摘要
对新疆尼勒克县奴拉赛古铜矿冶遗址的矿石、炉渣、金属样品初步研究表明,该遗址开采、冶炼的是硫化矿石,使用了“硫化矿-冰铜-铜”工艺,流程经历了一次冰铜熔炼和一次还原熔炼。在还原熔炼中添加了砷矿物,冶炼的最终产品是砷铜合金,还原熔炼产生的砷冰铜(黄渣)等副产品中的铜通过返料操作在冰铜熔炼工序得以回收。该遗址关键的地理位置、相当于中原东周时期的年代、独特而成熟的用硫化矿添加砷矿物冶炼砷铜的技术,对揭示当地青铜时代的冶金技术,探讨砷铜的起源与传播以及硫化矿冶炼技术的交流将有重要参考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2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炉渣分析揭示古代炼铜技术 [J].
李延祥 ;
洪彦若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5, (01) :28-34
[2]   伊犁河流域塞人文化初探 [J].
王明哲 .
新疆社会科学, 1985, (01) :59-6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