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分析

被引:18
作者
高大胜
陈东运
包宗明
马宾
史晓俊
机构
[1]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心绞痛; 生化标志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与近期发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原因。方法:ACS患者于发作12h内入院,1周内行冠脉造影者98例入选,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77例。采用双抗体两步夹心ELISA法定量测量待测血清H-FABP;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所规定的冠脉血管图像记分分段评价标准,对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分度、累及血管支数计算,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冠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病变部位、范围进行定量评定;用H检验分析H-FABP是否大于8.0ng/mL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卡方检验分析血H-FABP与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的相关性,采用一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清H-FABP与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程度。结果:H-FABP>8.0ng/mL组与H-FABP<8.0ng/mL组冠脉狭窄程度、累及支数及Gensini积分有明显差异(P<0.001);血清H-FABP与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元回归分析结果,标准回归系数为0.658,P<0.00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13.177+3.597x(y为Gensini积分,x为血中H-FABP浓度)。结论:H-FABP与近期发作ACS的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H-FABP升高是冠脉病变急性加重的直接结果,临床可根据血清H-FABP升高推断冠脉病变的危险度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642 / 264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肌钙蛋白Ⅰ水平与心电图变化及冠脉病变的关系
    刘宁
    周友根
    [J]. 海南医学, 2006, (02) : 3 - 4
  • [2] 高敏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黄成林
    徐耕
    金国栋
    吴康松
    傅国胜
    单江
    [J]. 临床内科杂志, 2005, (04) : 241 - 242
  • [3] 86例肌钙蛋白T和C反应蛋白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脉病变的关系
    张朝霞
    王立峰
    张彦周
    [J]. 重庆医学, 2004, (09) : 1389 - 1390
  • [4] cTnI定量检测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和预后的判断价值
    石奇松
    王喜卓
    俞红
    石仲仁
    刘秉强
    许金鹏
    杨菁
    [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1, (S1) : 64 - 66
  • [5] Estimation ofmyocardial infarction size from plasma myoglobe or fatty acid-bingprotein. Influence of renal function. Wodzig K W,Kragten J A,Hermens W T,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Clinical Biochemistry . 1997
  • [6] Relation between serum cardiac troponin I values and severity of clinical, electrocardiographic and quantitative angiographic features in unstable angina. Janorkar S, Koning R, Eltchaninoff H, et al. Indian Heart Journal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