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有效养分影响

被引:174
作者
高菊生 [1 ,2 ]
黄晶 [1 ,2 ,3 ]
董春华 [1 ,2 ]
徐明岗 [1 ]
曾希柏 [4 ]
文石林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作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试验站
[3]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 不详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有机无机肥配施; 水稻产量; 土壤有效养分; 土壤养分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1 [土壤熟化和退化];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开始于1982年的水稻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动态变化(1982—2011年)特征。29年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NPKM)能提高水稻产量,培肥地力。长期施用化肥(NPK)导致水稻产量降低。稻谷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等氮投入情况下,增施化学磷肥的增产效应要高于化学钾肥,且早稻表现尤为明显;长期单施有机肥和单施化肥对稻谷产量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随着施肥时间的延长,各处理水稻产量差异越显著。各施肥处理土壤碱解氮增加速率表现为慢-快-慢三个阶段,有机肥的施用相较单施化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p<0.05)。土壤有效磷的累积主要与化学磷肥的施用有关,各施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历年平均含量变化趋势为:NPKM、NPM、PKM>NPK>M、NKM(p<0.01);土壤速效钾以有机肥和化学钾肥配施的处理(NPKM、NKM、PKM)增加最快,单施化学肥料的处理(NPK)增加最慢。随着氮、磷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氮、磷素出现盈余,但NPKM处理相比其他处理能够有效降低盈余量;各处理土壤中钾素均表现为亏缺状态,红壤性水稻田至少每年应补充投入钾素200 kg hm-2才能基本维持土壤钾素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314 / 3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 [1] 不同施肥处理对潮棕壤磷素累积与剖面分布的影响
    王月立
    张翠翠
    马强
    周桦
    徐永刚
    姜春明
    宇万太
    [J]. 土壤学报, 2013, 50 (04) : 761 - 768
  • [2] 大麦长期肥料效率和土壤养分平衡
    唐旭
    陈义
    吴春艳
    杨生茂
    刘玉学
    吕豪豪
    马义兵
    李菊梅
    [J]. 作物学报, 2013, 39 (04) : 665 - 672
  • [3] 长期不同施肥对南方黄泥田水稻子粒与土壤锌、硼、铜、铁、锰含量的影响
    王飞
    林诚
    李清华
    何春梅
    李昱
    邱珊莲
    林新坚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 (05) : 1056 - 1063
  • [4] 南方红壤区稻-稻连作体系下氮肥减施模式研究
    侯红乾
    冀建华
    刘光荣
    刘益仁
    刘秀梅
    程正新
    杨俊诚
    文石林
    [J].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26 (05) : 555 - 562
  • [5]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周江明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 (01) : 234 - 240
  • [6] 不同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发明
    毛昆明
    刘宏斌
    雷宝坤
    李海坤
    王蓉
    续勇波
    [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5) : 694 - 699
  • [7] 基于PI指数模型的南方典型红壤丘陵区稻田土壤肥力评价
    罗霄
    李忠武
    叶芳毅
    黄金权
    [J]. 地理科学, 2011, 31 (04) : 495 - 500
  • [8] 湖南省不同区域早稻施磷效应及土壤速效磷丰缺指标研究
    鲁艳红
    廖育林
    黄铁平
    罗尊长
    鲁剑巍
    [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05) : 94 - 99
  • [9] 西湖平原区连续13年定位施肥对麦、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徐祖祥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1) : 16 - 21
  • [10] 长期施肥和不同生态条件下我国作物产量可持续性特征[J]. 李忠芳,徐明岗,张会民,张淑香,张文菊.应用生态学报.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