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冈常绿阔叶林群落动态研究

被引:30
作者
于明坚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青冈; 常绿阔叶林; 群落组成与结构; 种群大小级结构; 动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4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分布于浙江建德林场和黄山西北坡4 个不同发育阶段青冈常绿阔叶林(7 龄林、20 龄林、40龄林和近熟林) 的动态特征。青冈林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种类组成体现出以青冈和其它常绿种类占优势,并伴有一定比例落叶成分的特征。群落的叶面积7 龄时比20 龄高,20 龄后逐渐增大,近熟林中达12-8 。个体密度和物种数在林木层、藤本植物和草本层中以7 龄时为最高,7 龄林中缺乏的下木层则在后3 个阶段中呈上升态势。4 个阶段林木层、下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 - Wiener 指数分别为3-32 ~4-88 、3-59 ~4-14 、1-14 ~2-36 ,其动态与结构和物种数相似。优势种青冈能在采伐迹地上萌生,使群落以压缩演替的方式快速步入常绿阔叶林阶段。由于年龄较小、种子库遭破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需一定的光照条件等原因,没及时产生充足的幼苗和幼树,青冈种群在40 龄左右尚缺低龄级个体,其基株的大小级结构往往为纺锤形,使之以产生克隆分株和萌生枝作为对空间占有的补充。此后,根据生境状况,它可能通过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进行繁殖,以巩固其优势地位。林木层生物量和生长量随着群落的发育而增加,其中青冈的比例趋于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