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深井软岩巷道二次支护中的注浆加固效果分析

被引:84
作者
张农 [1 ,2 ]
王保贵 [1 ,2 ]
郑西贵 [1 ,2 ]
朱先龙 [3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3]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朱集煤矿
关键词
千米深井; 注浆效果; 软岩巷道; 注浆参数;
D O I
10.13199/j.cst.2010.05.41.zhangn.010
中图分类号
TD353 [巷道支护];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针对巷道滞后注浆效果难以得到保证的问题,在对注浆效果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巷道注浆的具体参数,利用本质安全YTJ20型钻孔窥视仪电视成像和染色剂跟踪浆液的方法,对朱集煤矿架锚注支护条件下千米深井软岩巷道的滞后注浆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巷道滞后注浆的有效加固范围为径向0~2.6 m;在有效的加固范围内外均出现了围岩仍较破碎的区域,有部分大的裂隙和离层中未发现注浆痕迹,这是由巷道注浆孔较浅、注浆间排距过大、注浆滞后巷道掘出时间太长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对巷道的注浆参数进行了优化:将浅注浆孔的间排距调整为1.5 m×2.1 m,注浆压力不大于1.5 MPa,注浆的滞后时间控制在巷道掘出后10~20 d;深孔注浆孔深确定为3.0 m,间排距1.5 m×2.1 m,注浆压力不小于2.0 MPa;深浅孔的注浆孔交替布置,深孔注浆滞后浅孔注浆30 d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46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注浆浆液配方的优化设计与应用 [J].
谷拴成 ;
苏培莉 ;
罗金满 ;
樊志斌 ;
王建文 .
煤炭科学技术, 2009, 37 (07) :46-49
[2]   松散破碎围岩两步耦合注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J].
王卫军 ;
杨磊 ;
林大能 ;
李树清 .
煤炭科学技术, 2005, (06) :42-45
[3]   注浆扩散与浆液若干基本性能研究 [J].
阮文军 .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01) :69-73
[4]   浆液在巷道围岩裂隙中扩散规律研究 [J].
朱世奎 ;
谢文兵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4, (02) :56-58
[5]   巷道注浆加固合理滞后时间的确定 [J].
乔卫国 ;
乌格梁尼采AB ;
彼尔绅BB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S1) :2409-2411
[6]   注浆效果检测方法的评价 [J].
黄小广 .
煤矿安全, 2001, (10) :38-39
[7]   样本单元法及层状含裂隙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 [J].
陈志坚 ;
卓家寿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16-19
[8]   巷道滞后注浆加固与滞后时间分析 [J].
贺永年 ;
张农 ;
杨米加 ;
戴标兵 .
煤炭学报, 1996, (03) :17-21
[9]  
巷道滞后注浆围岩控制理论与实践.[M].张农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10]  
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及应用技术.[M].董方庭等著;.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