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自治州2008-2010年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被引:24
作者
周颖 [1 ]
李青青 [1 ]
南磊 [2 ]
范双凤 [1 ]
王启兴 [2 ]
龚煜汉 [3 ]
尹碧波 [2 ]
王科 [2 ]
栾荣生 [1 ]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2] 凉山彝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中国-默沙东艾滋病合作项目凉山州项目办
关键词
凉山彝族自治州; 艾滋病; 哨点监测;
D O I
10.13419/j.cnki.aids.2012.05.016
中图分类号
R512.9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2008-2010年凉山彝族自治州艾滋病哨点监测的主要结果,为当地艾滋病疫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凉山州的暗娼、吸毒者、社区人群等十类目标人群进行艾滋病行为学监测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近三年,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别有5个、7个、9个监测哨点的HIV感染率超过5%。2010年,15个吸毒者监测哨点中,有12个哨点发现HIV感染者。暗娼人群HIV感染主要集中在普格县、喜德县和越西县等局部区域。布拖县、昭觉县和西昌市哨点的孕产妇HIV感染率较高,布拖县社区人群哨点HIV感染率高达7.7%。结论 HIV在吸毒者中呈现广泛传播趋势,在其他人群中呈现聚集流行特点;局部地区社区人群的HIV高感染率与临时性伴关系相关,提示偶遇性行为可能影响当地HIV传播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319 / 3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四川省凉山州某县彝族村民偶遇性行为调查 [J].
杨义 ;
吴春霖 ;
刘鹏 ;
周颖 ;
陈文 ;
罗清国 ;
徐强 ;
栾荣生 .
医学与社会, 2011, 24 (01) :41-44
[2]   我国艾滋病高危人群定义与范畴的界定 [J].
方鹏骞 ;
张佳慧 ;
徐娟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6, (05) :470-471
[3]   艾滋病、性病对凉山彝族传统性习俗的挑战与威胁 [J].
莫色打尔 ;
张建华 ;
龚煜汉 .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3, (S1) :91-91
[4]   Developing an innovative cross-cultural strategy to promote HIV/AIDS prevention in different ethnic cultural groups of China [J].
Wang, S ;
Keats, D .
AIDS CARE-PSYCHOLOGICAL AND SOCIO-MEDICAL ASPECTS OF AIDS/HIV, 2005, 17 (07) :874-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