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井锡多金属矿床岩脉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2
作者
廖震 [1 ]
王玉往 [1 ,2 ]
王京彬 [1 ,2 ]
龙灵利 [1 ]
邹滔 [1 ,3 ]
张会琼 [1 ,4 ]
李德东 [1 ]
机构
[1]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2] 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
[3]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4]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岩脉; 锡多金属矿床; 大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内蒙古大井矿床是我国北方一个重要的锡多金属矿床,矿区浅成-超浅成岩脉发育,并与矿脉密切共生。前人的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矿区岩脉与矿脉同属于燕山中晚期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因此该矿床成因被定为与矿区次火山岩脉有关的热液脉型矿床。本文通过选取矿区分布最广,且与矿脉相伴出现的霏细岩脉和英安斑岩脉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两个英安斑岩脉样品DJ-7和YX-20的形成年龄分别为240±1Ma和239±1Ma,而霏细岩脉样品DJ-1的形成年龄为162±1Ma。因此,矿区岩脉至少形成于两个不同时代,即印支早期和燕山中期。结合前人在区域上的研究成果分析,认为英安斑岩脉和霏细岩脉形成的构造背景分别为同造山-后造山转换阶段和造山后的伸展阶段。因为该矿床的成矿年龄可以确定在140Ma左右,所以本文认为矿区岩脉的形成与矿床的形成并无直接关系,只是为后者提供了有利的就位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292 / 230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64 条
[41]   内蒙古锡林浩特A型花岗岩的时代及区域构造意义 [J].
施光海 ;
苗来成 ;
张福勤 ;
简平 ;
范蔚茗 ;
刘敦一 .
科学通报, 2004, (04) :384-389
[42]   内蒙赤峰地区若干主干断裂带的构造热年代学 [J].
刘伟 ;
杨进辉 ;
李潮峰 .
岩石学报, 2003, (04) :717-728
[43]   大兴安岭南段林西地区中生代酸性岩类岩浆的混染作用 [J].
张永北 ;
孙世华 ;
本间弘次 ;
毛骞 .
岩石学报, 2003, (03) :369-384
[44]   大兴安岭中生代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J].
林强 ;
葛文春 ;
曹林 ;
孙德有 ;
林经国 .
地球化学, 2003, (03) :208-222
[45]   内蒙古林西县大井铜多金属矿床的硫、碳和铅同位素及成矿物质来源 [J].
储雪蕾 ;
张巽 .
岩石学报, 2002, (04) :566-574
[46]   内蒙古大井锡-多金属矿床伴生金矿化特征及矿床成因 [J].
赵利青 ;
覃功炯 ;
孙世华 ;
王玉往 ;
王永争 ;
张安立 ;
王耀明 .
黄金地质, 2002, (03) :7-13+80
[47]   内蒙古大井铜-锡-银-铅-锌矿床的流体混合作用——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证据 [J].
刘伟 ;
李新俊 ;
谭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5) :405-414
[48]   大井锡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成分及时空演化 [J].
王玉往 ;
曲丽莉 ;
王京彬 ;
王莉娟 ;
姜能 ;
毛骞 .
矿床地质, 2002, (01) :23-35
[49]   大兴安岭—燕山晚中生代岩浆活动与俯冲作用关系 [J].
邵济安 ;
刘福田 ;
陈辉 ;
韩庆军 .
地质学报, 2001, (01) :56-63
[50]   小兴安岭西北部造山后A型花岗岩的时代及与索伦山-贺根山-扎赉特碰撞拼合带东延的关系 [J].
孙德有 ;
吴福元 ;
李惠民 ;
林强 .
科学通报, 2000, (20) :2217-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