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水分消耗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27
作者
宁东峰 [1 ]
李志杰 [2 ]
孙文彦 [2 ]
马卫萍 [2 ]
黄绍文 [1 ]
赵秉强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实验站
关键词
冬小麦; 节水灌溉; 耗水特性; 光合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20082~009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节水灌溉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播种至拔节期,以消耗0—40 cm土层水分为主,在此期间42 mm降水条件下,不灌冻水处理在拔节前0—40 cm土层达到重度水分亏缺,灌冻水处理只为轻度水分亏缺。前期重度水分亏缺对后期根系吸收深层水分和旗叶光合速率起到显著影响。轻度水分亏缺条件下,气孔导度下降,蒸腾速率随之降低;而光合速率可得以维持,单叶水分利用效率提高。随灌水次数增加,总耗水量加大,土壤水和降水的消耗比例显著降低。产量、WUE与耗水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但变化趋势不一致,两曲线在耗水量360 mm处相交,为两者理论上最佳结合点。本试验中,冻水+拔节水处理产量最高,达到7753 kg/hm2,比不灌水处理(W 0)提高了40.2%,WUE值为1.9 kg/m3,与W 0处理差异不显著,为本试验的最优节水高产灌溉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852 / 8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冬小麦节水省肥高产简化栽培理论与技术 [J].
王志敏 ;
王璞 ;
李绪厚 ;
李建民 ;
鲁来清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 (05) :38-44
[2]   节水农业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差异分析 [J].
武雪萍 ;
梅旭荣 ;
蔡典雄 ;
赵全胜 ;
庄严 ;
赵跃华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5, (04) :28-32
[3]   黄淮海地区优质小麦节水高产栽培研究 [J].
王志敏 ;
王璞 ;
兰林旺 ;
周殿玺 .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04) :22-25+43
[4]   调亏灌溉对冬小麦生理机制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孟兆江 ;
贾大林 ;
刘安能 ;
庞鸿宾 ;
王和洲 ;
陈金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4) :66-69
[5]   冬小麦节水高产的生理基础和调控技术 [J].
马瑞昆 ;
贾秀领 .
河北农业科学, 2000, (02) :49-75
[6]   节水农业及其生物学基础 [J].
山仑 ;
张岁岐 .
水土保持研究, 1999, (01) :3-7+14
[7]   不同灌水处理冬小麦耗水规律与节水灌溉方案确立 [J].
石岩 ;
林琪 ;
位东斌 ;
李忠军 ;
李华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6, (04) :10-14+36
[8]   冬小麦高产高效灌水方案的研究 [J].
于振文,岳寿松,沈成国,王福俊,元新华 .
山东农业科学, 1994, (02) :3-6
[9]   土壤水分对冬小麦根系的影响 [J].
刘殿英 ;
黄炳茹 ;
董庆裕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2) :103-110
[10]   节水农业及其生理生态基础 [J].
山仑 ;
徐萌 .
应用生态学报, 1991, (01) :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