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山东黄河泛区的临灾措施及评价

被引:6
作者
董龙凯
机构
[1]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
关键词
近代山东; 黄河灾害; 临灾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9 [地方史志];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黄河灾害是近代山东最主要的灾害 ,几乎每次黄水决溢都会造成大面积黄泛区。在水灾到来时 ,诸如赈济、抚恤灾民、防治疫病、生存自救等临灾措施常在泛区实行。在这些措施中 ,生存自救中的人口迁移是一种消极但又十分必要、相对彻底的避灾方式 ,这种方式大大摆脱或减少了灾民被灾的无奈 ;其他措施在当时也曾起到一定作用 ,但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及管理不善等因素 ,效果并不理想。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   清光绪年间黄河变迁与山东人口迁移 [J].
董龙凯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8, (01) :53-74
[3]   1855~1874年黄河漫流与山东人口迁移 [J].
董龙凯 .
文史哲, 1998, (03) :62-70
[4]  
张志熙等. 东平县志 . 1936
[5]  
再续行水金鉴. 武同举等. . 1942
[6]  
筹赈. 《山东黄河水灾救济报告书》第三编 .
[7]  
铜瓦厢改道后山东沿黄泛区村庄迁立分析. 董龙凯. 中国方域 . 1997
[8]  
皇清道咸同光奏议. 王延熙等.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本 .
[9]  
梁钟亭等. 续修清平县志 . 1936
[10]  
梁中权等. 齐东县志 . 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