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强度间伐对北京山区油松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224
作者
马履一
李春义
王希群
徐昕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间伐; 油松人工林; 植物多样性; 指示植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5年和2006年夏季,对北京密云水漳村和昌平小宫门低山阴坡厚土油松人工林林分的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抚育间伐后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后第1、2年,油松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单株材积和蓄积量显著高于对照,但各强度间伐林分之间生长差异不显著;而间伐后第6年,油松林的各项生长指标均表现为强度间伐>中度间伐>弱度间伐>对照,且中度、强度间伐显著大于对照和弱度间伐,强度间伐后林分生长效果最好;林下植物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林下植物总生物量在间伐后第1、2年都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升高,间伐后第6年,不同强度间伐下油松林的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比间伐后第1、2年有所降低,弱度、中度、强度间伐后的林下植物种类比对照分别增加了5、10和18种,多样性指数仍表现为强度间伐>中度间伐>弱度间伐>对照;各强度间伐后林下植物的密度较间伐初期有所减少,植物盖度仍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加,强度间伐后,可明显看出林下植物的结构层次;中度、强度间伐使林下需水性强的植物比例增加,促使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向中旱生、中生植物转变;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油松林林下植物总生物量也增加,且各强度间伐的林下植物总生物量表现为间伐后第6年>第2年>第1年;间伐后第6年,弱度、中度和强度间伐的林下植物总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29.1%、45.2%和70.9%。间伐对油松林分的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是显著的,对于北京低山阴坡厚土35~37年生密度为3200~3467株.hm-2的油松人工林而言,强度间伐最有利于林分的生长和林下植物多样性的提高,经营密度宜为1240~1500株.hm-2。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间伐对落叶松人工林内草本植物多样性及其组成的影响 [J].
毛志宏 ;
朱教君 ;
刘足根 ;
谭辉 ;
曹波 .
生态学杂志, 2006, (10) :1201-1207
[2]   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分布特征及其作用 [J].
杨昆 ;
管东生 .
生态学杂志, 2006, (10) :1252-1256
[3]   北京市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刍议 [J].
马履一 ;
王希群 ;
甘敬 ;
蔡宝军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4) :159-163
[4]   陆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J].
王永健 ;
陶建平 ;
彭月 .
广西植物, 2006, (04) :406-411
[5]   提高北京市山区生态公益林质量的对策研究 [J].
马履一 ;
王希群 ;
贾忠奎 ;
徐程扬 ;
甘敬 ;
杜鹏志 ;
王金增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5, (04) :17-22
[6]   抚育间伐对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的影响 [J].
雷相东 ;
陆元昌 ;
张会儒 ;
张则路 ;
陈晓光 .
林业科学, 2005, (04) :78-85
[7]   人工抚育措施对油松林生长及结构特征的影响 [J].
曹云 ;
杨劼 ;
宋炳煜 ;
黄和平 ;
杨明博 ;
郑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3) :397-402
[8]   人工林的生物学稳定性与可持续经营 [J].
盛炜彤 .
世界林业研究, 2001, (06) :14-21
[9]   关于杉木林下植被对改良土壤性质效用的研究 [J].
盛炜彤 ;
杨承栋 .
生态学报, 1997, (04) :43-45+47+49+51
[10]   发育林下植被是恢复杉木人工林地力的重要途径 [J].
杨承栋,焦如珍,屠星南,陈仲庐,熊有强 .
林业科学, 1995, (03) :275-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