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金矿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22
作者
杨占兴
机构
[1] 地矿部辽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关键词
辽宁省,金矿,成矿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5 [成矿作用的理论模拟试验];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地之一。省内金矿可划分为岩浆热液型、陆相火山岩型、同韧性剪切变质热液型、变质—岩浆热液叠生型、砂砾岩型及河相冲积型(砂金矿)六种类型。金矿的形成与特定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密切相关。稳定同位素资料表明,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老的结晶基底——太古宙变质杂岩(第一矿源层)及早元古宙中浅变质岩(衍生矿源层);含矿热液主要为岩浆水,变质水和大气水,且多为两种水的混合物;大气水在成矿作用中占有重要地位。金矿的成矿演化经历了太古代-早元古代矿源层及同韧性剪切变质热液金矿床、晚三叠纪-燕山早期岩浆热液及叠生型矿床及燕山晚期陆相火山岩型矿床三个形成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华北地台北缘东段金矿床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王义文 .
辽宁地质, 1993, (04) :323-337
[2]   辽西火山岩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讨论 [J].
王有爵 ;
王文清 .
辽宁地质, 1990, (04) :289-303
[3]   排山楼金矿床地质特征及金质来源 [J].
曲亚军 ;
高殿生 .
辽宁地质, 1990, (04) :304-313
[4]   辽南早元古宙变质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机理探讨 [J].
戴立军 ;
樊秉鸿 .
辽宁地质, 1990, (02) :112-123
[5]   浑北太古宙南龙王庙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 [J].
戴仕炳 ;
刘连登 .
辽宁地质, 1989, (03) :216-229
[6]  
中国前寒武纪矿床和构造.[M].张贻侠;刘连登主编;.地震出版社.1994,
[7]  
国内外金银矿床图册.[M].苗昌德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
[8]  
辽东半岛早期地壳与矿床.[M].张秋生等著;.地质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