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煤矿立井井壁突水机理分析
被引:12
作者:
荣传新
[1
,2
]
王秀喜
[2
]
蔡海兵
[1
]
程桦
[1
]
机构:
[1]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2]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煤矿立井井壁;
突水机理;
流固耦合;
地下水;
统一强度理论;
弹塑性损伤模型;
临界水压;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1.12.027
中图分类号:
TD745 [矿山水灾的预防和处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将煤矿立井混凝土井壁视为多孔介质,考虑地下水渗流作用的影响,应用统一强度理论和弹塑性损伤力学模型,推导出立井混凝土井壁弹性区和塑性损伤区应力的解析表达式,以及井壁承受的地下水压与塑性损伤区半径之间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同时绘制了不同的φ(混凝土孔隙率)和λ/E(混凝土损伤后的降模量与弹性模量之比)值与井壁承受水压p0和塑性损伤区半径c之间的关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井壁几何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变情况下,不考虑地下水渗流对井壁的影响时(φ=0),井壁能够承受的临界水压p0c为31.9 MPa;当φ取0.4时,p0c为15.1 MPa,井壁能够承受的临界水压下降了52.7%。当λ/E取0.5时,p0c为30.5 MPa;当λ/E取2.5时,p0c为18.6 MPa,井壁能够承受的临界水压下降了39.0%。由此可见,在考虑地下水渗流对井壁影响的情况下,地下水渗流效应和混凝土损伤软化对井壁能够承受的临界水压p0c影响十分显著,井壁能够承受的临界水压随着混凝土孔隙率φ和混凝土损伤后的降模量与弹性模量之比λ/E的增加而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102 / 2108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