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农地融资模式比较及启示

被引:2
作者
严青
梁雨菲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茂名市中心支行
关键词
金融创新; 农村金融; 农村土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1201 ; 020204 ;
摘要
农村土地是农村沉睡的金融资产,为释放农村土地的金融潜力,国内开展了农地融资的探索,出现了湄潭模式、天门模式、同心模式、成都模式等融资模式。本文对国内农地融资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了不同模式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发展农地金融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19+17 +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地金融创新研究.[D].牟芳.华南理工大学.2010, 03
[2]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思考和建议 [J].
杨天明 .
时代金融, 2012, (03) :107-108
[3]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 [J].
史卫民 .
南方金融, 2010, (12) :59-61+95
[4]   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与农村土地金融业务构建 [J].
陈曦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 21 (09) :63-65
[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金融问题研究 [J].
崔凯 .
金融发展研究, 2010, (08) :60-63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J].
刘淑春 .
经济与管理 , 2008, (10)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