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的高产生理基础初探

被引:21
作者
宗寿余
吕川根
赵凌
王才林
戴其根
邹江石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
[2] 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
关键词
水稻; 亚种间杂交稻; 产量; 生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98和 1 999年以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为材料 ,以三系法品种间杂交籼稻汕优 63为对照 ,探讨了两优培九的高产生理基础。与汕优 63相比 ,两优培九生物学产量高 1 2 .1 % ,经济系数高 1 2 .5 %。生物学产量高是因为叶面积延续时间长 1 7.1 %和较高的光合速率 ;经济系数高是由于茎鞘叶物质转运系数高和齐穗期以前群体相对生长速率及净同化率较高。两优培九生育前期株型较松散 ,后期较紧凑 ,群体受光姿态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两系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和65396的光合形态特征研究 [J].
姚克敏 ;
邹江石 ;
王志南 ;
顾显跃 .
杂交水稻, 1999, (05) :37-40
[2]   亚种间杂交稻光合特性及物质积累与运转的研究 [J].
杨建昌 ;
朱庆森 ;
王志琴 ;
郎有忠 .
作物学报, 1997, (01) :82-88
[3]   籼粳亚种组合干物质累积效率与光合特性的关系 [J].
邓仲篪 ;
徐目 ;
陈翠莲 ;
洪玉枝 .
杂交水稻, 1992, (01) :40-42+46
[4]   籼粳杂种亚优2号高产生理基础探讨 [J].
吕川根 ;
谷福林 ;
陆曼丽 ;
邹江石 .
江苏农业学报, 1991, (01) :15-19
[5]   广亲和选系“02428”在籼粳亚种间杂交的初步利用 [J].
邹江石 ;
聂毓琦 ;
潘启民 ;
傅春霞 ;
郑为认 ;
裔承宽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9, (01) :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