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酚胺对翡翠贻贝幼体附着和变态的诱导

被引:17
作者
柯才焕,李少菁,李复雪,郑重
机构
[1] 海洋浮游动物生态研究中心
关键词
翡翠贻贝,幼体,附着,变态,儿茶酚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4 [动物形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翡翠贻贝眼点幼体可被肾上腺素、间羟胺、麻黄碱和去甲肾上腺素诱导ll%~26%的粘着率和12%~23%的变态率,而对照组无粘着和变态。诱导幼体粘着的活性顺序为麻黄碱>间羟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而诱导幼体变态的顺序为间羟肢=肾上腺素>麻黄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索、间羟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可在2h内诱导80%以上的眼点幼体的附着行为反应,但麻黄碱在2h内诱导的附着反应百分率很低,说明麻黄碱与另三种化合物在诱导幼体附着和变态的机制上有差异。幼体被药物诱导的粘着和变态多发生在作用后48~96h之间。L-多巴、多巴胺和异丙肾上腺素无诱导幼体附着和变态的效应,药理学初步分析认为,调节翡翠贻贝幼体附着行为反应的受体为类似于脊推动物。肾上腺素受体。
引用
收藏
页码:975 / 981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