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

被引:11
作者
杜淑芳 [1 ]
甄江红 [1 ]
魏爱祥 [2 ]
机构
[1]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
关键词
乌海市; 城市化;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乌海市作为研究区域,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乌海市城市化、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分析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并根据协调等级进行归类,结果表明:(1)从时序角度看,2000-2005年间乌海市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度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波动显著;(2)从频数统计角度看,乌海市6年中有5年协调度指数低于0.6,一般可接受的范围为大于等于0.6.其中有3年勉强协调,两年严重失调.总的来说,乌海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不协调;(3)从趋势角度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尤其是2005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严重不协调,协调度指数极低.
引用
收藏
页码:669 / 6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李苒.西北大学.2006, 09
[2]  
乌海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问题研究.[D].王利清.内蒙古大学.2005, 04
[3]  
城市生态环境学.[M].杨士弘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
[4]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M].曾珍香;顾培亮著;.科学出版社.2000,
[5]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标准及其评价模型研究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张守忠 .
中国软科学, 2005, (05) :140-148
[6]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 [J].
黄金川 ;
方创琳 .
地理研究, 2003, (02) :211-220
[7]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J].
廖重斌 .
热带地理, 1999, (02) :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