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政策实践偏差形成变量的两种类型——兼评公共政策执行“农民参与”理论

被引:10
作者
印子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
关键词
政策实践; 形成变量; 基础性偏差; 执行性偏差; 农民参与;
D O I
10.16444/j.cnki.cn33-1228/d.2014.01.015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政策执行理论视野下的公共政策实践偏差理解长期局限于政策执行偏差范畴,基于低保政策实践经验的分析,本文将国家政策实践偏差的形成变量划分为基础性偏差与执行性偏差两种类型。政策基础性偏差可分解为村庄权力结构、乡土公平观、不得罪人的乡土行动逻辑及农村家庭、社会问题等村庄社会结构特征,而政策执行性偏差则包含政策文本、政策属性、政策执行的政府治理架构等具体方面。政策执行性偏差构成了政策实践偏差的主导型变量,但政策基础性偏差可以成为理解政策实践偏差现象与建构应对策略时的认识前提。农民参与理论视农民为政策接受主体的观点缺乏村庄社会基础与治理基础的认识,其希图通过提升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农民政治参与程度来缩小政策实践偏差的构想只能成为一种理论上的乌托邦。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农村阶层分化:线索、状况与社会整合 [J].
杨华 .
求实, 2013, (08) :91-96
[2]   农村征地拆迁中的阶层冲突——以荆门市城郊农村土地纠纷为例 [J].
杨华 .
中州学刊, 2013, (02) :70-76
[3]   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 [J].
贺雪峰 .
开放时代, 2012, (10) :108-129
[4]   政策类型与政策执行:基于多案例比较的实证研究 [J].
魏姝 .
南京社会科学, 2012, (05) :55-63
[5]   错位分配:当前农村低保的实践状况 [J].
耿羽 .
人口与发展, 2012, 18 (01) :68-73
[6]   政策执行的制度背景:规则嵌入与激励相容 [J].
吴小建 ;
王家峰 .
学术界, 2011, (12) :125-134+286
[7]   农村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农民参与研究 [J].
周晨虹 .
山东社会科学, 2011, (10) :35-38
[8]   熟人社会:村庄秩序机制的理想型探究 [J].
陈柏峰 .
社会, 2011, 31 (01) :223-241
[9]   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 [J].
贺雪峰 ;
刘岳 .
学术研究, 2010, (06) :32-37+159
[10]   从“救济”到“治理手段”——当前农村低保政策的实践分析:以河南F县C镇为例 [J].
郭亮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9, 31 (06) :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