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进入好大学?——基于性别分析的视角

被引:3
作者
周丽萍
机构
[1] 不详
[2] 北京大学
[3] 不详
关键词
教育机会; 重点大学; 性别差异;
D O I
10.16697/j.cnki.xdjygl.2017.03.007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教育机会均等是指接受教育不受个人无法控制的种族、性别、社会地位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因自身努力程度不同而产生差别是可以接受的。高校扩招以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总量大大增加,男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数量差异逐渐缩小,但是重点高等教育机会仍然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尤其是农村地区,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父亲职业层次较低的女性的劣势地位就更加突显。因此,政府应着力加大教育资源投入,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使不同出身、不同背景的人能够不受性别、民族或种族等先赋性因素的限制平等地参与到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中。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学业及就业的性别比较 [J].
文东茅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 (05) :16-21
[4]   高等教育机会性别不平等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 [J].
杨旻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9, (03) :26-31
[5]   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平等化——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张兆曙 ;
陈奇 .
社会学研究, 2013, 28 (02) :173-196+245
[7]   我国教育机会性别均等与教育结果性别差异分析 [J].
陈仲常 ;
谢曼 ;
张薇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3, (02) :19-22
[8]   高等教育性别与公平问题探究 [J].
何丽君 .
江苏高教, 2000, (01) :67-70+78
[10]  
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世界银行[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