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初夏至盛夏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突变早晚与东亚环流异常的关系
被引:12
作者
:
董丽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董丽娜
[
1
,
2
]
郭品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郭品文
[
1
,
2
]
张福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张福颖
[
1
]
机构
:
[1]
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2]
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
大气科学学报
|
2009年
/ 32卷
/ 04期
关键词
:
初夏至盛夏;
急流突变早晚;
我国降水异常;
东亚大气环流异常;
D O I
:
10.13878/j.cnki.dqkxxb.2009.04.006
中图分类号
: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利用1961—2004年NCEP/NCAR再分析逐候资料和全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分析了初夏至盛夏东亚副热带急流北跳和急流中心西移发生早晚对7月东亚大气环流和我国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急流北跳时间与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正相关,急流中心西移时间则与7月淮河流域降水异常正相关,与华北和河套地区降水异常负相关。急流北跳时间与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北位置异常及高纬贝加尔湖以东高压脊强度相关;而急流中心西移时间与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东西伸展及贝加尔湖以西高压脊强度相关,在急流中心西移偏晚年,南亚高压西缩,贝加尔湖西南侧高压脊增强,南下至华北和河套地区冷空气偏强,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撤,冷暖空气在淮河流域交汇,使得华北和河套地区降水减少而淮河流域降水偏多;偏早年情况与偏晚年情况相反。
引用
收藏
页码:543 / 55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季节变化特征及其热力影响机制探讨
[J].
况雪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况雪源
;
张耀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张耀存
.
气象学报,
2006,
(05)
:564
-575
[2]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影响
[J].
况雪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况雪源
;
张耀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张耀存
.
高原气象 ,
2006,
(03)
:382
-389
[3]
东亚夏季风活动与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北跳关系的研究
[J].
李崇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崇银
;
王作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作台
;
林士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林士哲
;
禚汉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禚汉如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4,
(05)
:641
-658
[4]
华北汛期降水量变化中年代际和年际尺度的分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陆日宇
.
大气科学 ,
2002,
(05)
:611
-624
[5]
On the Onse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in 1998[J]. 李崇银,吴静波.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0(02)
[6]
欧亚地区500百帕上纬向风特征及其与中国天气的关系
[J].
董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研究所
董敏
;
朱文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研究所
朱文妹
;
魏凤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研究所
魏凤英
.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1987,
(02)
:166
-173
[7]
副热带急流在西藏高原上的結构和季节性的活动
[J].
郑成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郑成均
.
气象学报,
1963,
(04)
:459
-471
[8]
东亚的梅雨期与亚洲上空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关系
[J].
陶诗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陶诗言
;
赵煜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赵煜佳
;
陈晓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陈晓敏
.
气象学报,
1958,
(02)
:119
-134
[9]
梅雨结束时期沿东经140度上风场的变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隆勳
.
气象学报,
1957,
(04)
:294
-302
[10]
夏季亚洲大陆上空大气环流的结构
[J].
陶诗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陶诗言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隆勳
.
气象学报,
1957,
(03)
:234
-247
←
1
2
→
共 13 条
[1]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季节变化特征及其热力影响机制探讨
[J].
况雪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况雪源
;
张耀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张耀存
.
气象学报,
2006,
(05)
:564
-575
[2]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影响
[J].
况雪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况雪源
;
张耀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张耀存
.
高原气象 ,
2006,
(03)
:382
-389
[3]
东亚夏季风活动与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北跳关系的研究
[J].
李崇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崇银
;
王作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作台
;
林士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林士哲
;
禚汉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禚汉如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4,
(05)
:641
-658
[4]
华北汛期降水量变化中年代际和年际尺度的分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陆日宇
.
大气科学 ,
2002,
(05)
:611
-624
[5]
On the Onse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in 1998[J]. 李崇银,吴静波.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0(02)
[6]
欧亚地区500百帕上纬向风特征及其与中国天气的关系
[J].
董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研究所
董敏
;
朱文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研究所
朱文妹
;
魏凤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研究所
魏凤英
.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1987,
(02)
:166
-173
[7]
副热带急流在西藏高原上的結构和季节性的活动
[J].
郑成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郑成均
.
气象学报,
1963,
(04)
:459
-471
[8]
东亚的梅雨期与亚洲上空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关系
[J].
陶诗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陶诗言
;
赵煜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赵煜佳
;
陈晓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陈晓敏
.
气象学报,
1958,
(02)
:119
-134
[9]
梅雨结束时期沿东经140度上风场的变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隆勳
.
气象学报,
1957,
(04)
:294
-302
[10]
夏季亚洲大陆上空大气环流的结构
[J].
陶诗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陶诗言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隆勳
.
气象学报,
1957,
(03)
:234
-247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