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那哥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被引:18
作者
杨德智 [1 ,2 ]
周家喜 [3 ]
王劲松 [1 ]
丁伟 [3 ]
刘永坤 [1 ]
陈远兴 [1 ]
机构
[1] 贵州地矿局地质大队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矿床地质; 矿床成因; 同位素地球化学; 从江那哥铜多金属矿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贵州黔东南州从江那哥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过渡带的江南造山带西南段。矿床赋存于青白口系甲路组(Qbj)和乌叶组(Qbw)的浅变质沉积岩中,受近南北向宰便区域断层F1和近东西向F2断层控制,矿体产在F2断裂破碎带内。区内新元古代岩浆活动频繁,超基性、基性和酸性岩浆广泛发育,以摩天岭花岗岩为规模最大;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密切,铜多金属矿床就产于那哥、加榜辉绿岩旁。热液矿物石英包裹体H、O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并有部分变质水参与,矿石硫化物S同位素组成暗示物质可能来源于深部,矿石、地层及岩体Pb同位素组成表明那哥、加榜基性侵入岩和赋矿变质沉积岩地层均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热源。综合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认为该矿床应为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贵州从江及毗邻地区岩浆岩形成时代探讨附视频 [J].
黄隆辉 ;
胡廷辉 ;
曾昭光 ;
王铭松 .
贵州地质, 2007, (02) :122-125+129
[2]   广西有色金属成矿系列与成矿区带 [J].
杨斌 ;
彭省临 ;
李水如 ;
张起钻 .
矿产与地质, 2007, (01) :8-11
[3]   黔东南新元古代岩浆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J].
曾雯 ;
周汉文 ;
钟增球 ;
曾昭光 ;
李惠民 .
地球化学, 2005, (06) :10-18
[4]  
Scheelite Sm-Nd dating and quartz Ar-Ar dating for Woxi Au-Sb-W deposit,western Hunan[J]. PENG Jiantang1, HU Ruizhong1, ZHAO Junhong1, FU Yazhou1 & LIN Yuanxian2 1.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iyang 550002, China;2. Tianjin Institute of Geology & Mineral Resources, Chines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Tianjin 300170, China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Peng Jiantang (e-mail: jtpeng @ms.gyig.ac.c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3(23)
[5]   贵州宰便-高武地区中新元古代火山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曾昭光 ;
刘灵 ;
舒永宽 ;
张华 ;
王景腾 .
贵州地质, 2003, (03) :135-138+199
[6]   贵州东南部深部构造与区域矿产的关系 [J].
王亮 .
贵州地质, 2003, (02) :75-79
[7]   桂北中-新元古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岩石地球化学 [J].
周金城 ;
王孝磊 ;
邱检生 ;
高剑锋 .
岩石学报, 2003, (01) :9-18
[8]   华南在Rodinia古陆中位置的讨论——扬子地块西缘变质-岩浆杂岩证据及其与Seychelles地块的对比 [J].
颜丹平 ;
周美夫 ;
宋鸿林 ;
John MALPAS .
地学前缘, 2002, (04) :249-256
[9]   桂北前寒武纪花岗岩类岩石的地球化学与成因 [J].
邱检生 ;
周金城 ;
张光辉 ;
凌文黎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2, (03) :197-208
[10]   广西北部新元古代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J].
李献华 .
地球化学, 1999, (0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