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沙地小黑杨人工林生长特性

被引:11
作者
范少辉 [1 ]
冯慧想 [2 ]
张群 [2 ]
刘广路 [1 ]
宗亦尘 [2 ]
费本华 [3 ]
机构
[1]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国家林业局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3] 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小黑杨; 华北沙地; 人工林; 生长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华北沙地小黑杨人工林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黑杨树高生长要早于胸径生长,生长中后期单株之间对资源的竞争增强;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与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几乎同步出现,胸径亦如此,而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比平均生长量最大值要早3年左右出现;树高连年生长量在接近第6年时与平均生长量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第10年左右时相交,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接近第16年时相交;黑杨生长过程分为4个时期:第0~3年为幼林期,第4~14年为速生期,第15~16年为近熟期,第17~26年为成熟期;轮伐期在16年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小黑杨转抗真菌病基因的初步研究 [J].
王占斌 ;
张福丽 ;
王志英 ;
谢淑萍 .
林业科技, 2006, (06) :22-24
[2]   转betA基因小黑杨的耐盐性分析及优良转基因株系的选择 [J].
刘桂丰 ;
杨传平 ;
蔡智军 ;
程贵兰 ;
詹立平 .
林业科学, 2006, (07) :33-36
[3]   栽植密度对小黑杨人工林木材解剖特性的影响 [J].
任海青 ;
刘杏娥 ;
江泽慧 ;
汪佑宏 ;
虞华强 .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03) :364-369
[4]   小黑杨丰产林施肥试验初报 [J].
吕显洲 ;
初进先 ;
沈建革 .
防护林科技, 2006, (03) :15-16
[5]   带岭林区小黑杨引种及大面积山地人工造林 [J].
王冰 ;
王建光 ;
尹智勇 .
吉林林业科技, 2005, (01) :22-23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杨树成花的效应 [J].
徐德兰 ;
王庆成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5, (01) :51-52
[7]   小黑杨引种及山地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J].
朴志勇 ;
赵存玉 ;
王晓娟 ;
唐翠 ;
朴志焕 ;
梁淑娟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4, (04) :9-11
[8]   耐盐基因Bet-A转化小黑杨的研究 [J].
杨传平 ;
刘桂丰 ;
梁宏伟 ;
张慧 .
林业科学, 2001, (06) :34-38
[9]  
Shan-wen Li,Zhi-yi Zhang,Jun-min Luo,Cheng-zhong He,Ying-shan Pu,Xin-min An.Progress and strategies in cross breeding of poplars in China[J].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2005
[10]  
赵天锡,陈章水主编.中国杨树集约栽培[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