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贫困地区农户致贫因素分析——基于农村家庭结构转变视角

被引:10
作者
张永丽
杨红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致贫因素; 家庭结构; 非农就业;
D O I
10.13644/j.cnki.cn31-1112.2018.12.002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农村家庭结构转变的视角,运用甘肃省14个贫困村的农户家庭数据进行研究,通过非贫困家庭与贫困家庭以及对贫困家庭的深入分析(一般贫困、较为贫困与特别贫困)对比了各类农户家庭结构指标。结果表明,贫困家庭和非贫困家庭的最大区别在于家庭劳动力情况、家庭人口情况、家庭人口健康状况和家庭资产状况四个方面,即主要是两类家庭在所拥有的劳动力资源及配置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贫困家庭的深入分析发现贫困家庭主要集中于收入在1800元至2800元(较为贫困)家庭,三类家庭在拥有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方面以及在家庭劳动参与率方面差异较大,是造成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且两种分类研究方法都表明,家庭劳动力在非农就业领域的配置是家庭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   中国扶贫工作下农村脆弱家庭的识别和帮扶——以华北地区柳村为例 [J].
高杨 ;
刘永功 ;
张克云 .
山东社会科学, 2016, (12) :95-101
[3]   我国家庭结构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J].
童辉杰 ;
宋丹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6, (04) :118-123+149
[4]   长期多维贫困、不平等与致贫因素 [J].
郭熙保 ;
周强 .
经济研究, 2016, 51 (06) :143-156
[5]   农户贫困恢复力测度、影响效应及对策研究——基于农户家庭结构的视角 [J].
陈佳 ;
杨新军 ;
尹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1) :150-157
[6]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影响与应对 [J].
林宝 .
西部论坛, 2015, 25 (02) :73-81
[7]   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与消费行为及其变动趋势 [J].
柳建平 ;
孙艳飞 .
经济体制改革, 2014, (04) :95-99
[9]   重新认识中国的人口形势 [J].
郭志刚 .
国际经济评论, 2012, (01) :96-111+6
[10]   我国城乡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测度与分解——基于CHNS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李丽 ;
白雪梅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8) :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