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岩羊冬季对卧息地的选择

被引:40
作者
刘振生
曹丽荣
王小明
李涛
李志刚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岩羊; 卧息地; 主成分分析; 冬季; 贺兰山;
D O I
10.16829/j.slxb.2005.01.001
中图分类号
Q958.1 [动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 0 3年 11~ 12月 ,在贺兰山采用样带法对岩羊冬季卧息地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共观察到 94个岩羊的卧息地 ,结果表明岩羊对优势乔木的利用有选择性 (x2 =17 0 1,df=5 ,P <0 0 5 ) ,偏好利用灰榆占优势的卧息地 ,避免选择油松和青海云杉占优势的卧息地 ;对坡向选择性利用 (x2 =30 6 9,df=2 ,P <0 0 5 ) ,偏好位于阳坡的卧息地 ,避免利用阴坡 ;对植被类型、坡位和风向的利用无选择性。对卧息地样方与在样带中随机设置的样方进行比较 ,发现卧息地具有乔木密度低、食物丰富度低、隐蔽程度高、接近水源、接近裸岩、风速低和雪覆盖浅等特征。贺兰山的岩羊经常选择岩洞作为卧息地 ,占总卧息地的 6 2 77%。对 5 9个岩洞和 35个非岩洞卧息地进行比较 ,表明岩洞卧息地的坡度大、隐蔽程度高、风速低、保温性好、食物丰富度低和无雪覆盖。岩羊通常选择较宽的、深度和高度适中的岩洞作为卧息地。对各种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前 7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了 80 0 9% ,可以较好地反映岩羊卧息地的生境特征 ,第 1主成分中隐蔽级、风向、风速、距裸岩距离和雪深具有重要作用 ,其余 6个主成分中优势乔木、坡向、坡位和坡度也很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宁夏贺兰山岩羊种群的管理和保护附视频 [J].
刘振生 ;
曹丽荣 ;
王小明 .
野生动物, 2004, (01) :56-56
[2]   紫貂春季和夏季生境选择的初步研究 [J].
张洪海 ;
马建章 .
动物学报, 2000, (04) :399-406
[3]   江西井冈山野猪冬季卧息地选择的初步研究 [J].
王小明 ;
应韶荃 ;
陈春泉 .
生态学杂志, 1999, (04) :73-75
[4]   贺兰山岩羊种群生态及保护 [J].
王小明 ;
刘志霄 ;
徐宏发 ;
李明 ;
李元广 .
生物多样性, 1998, (01) :1-5
[5]   春季岩羊种群生态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J].
王小明 ;
李明 ;
唐绍祥 ;
刘志霄 .
兽类学报, 1998, (01) :28-34
[6]   冬季马鹿采食生境和卧息生境选择的研究 [J].
张明海 ;
萧前柱 .
兽类学报, 1990, (03) :175-183
[7]  
毛皮动物手册.[M].王酉之等 编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8]  
动物生态学原理.[M].孙儒泳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9]  
贺兰山维管植物.[M].狄维忠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