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创伤性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心肌保护效应机制的探讨

被引:13
作者
卢彦珍
董传仁
刘永明
张友云
马春艳
机构
[1] 长治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山西长治,湖北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湖北武汉,湖北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湖北武汉,湖北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湖北武汉,湖北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湖北武汉
关键词
大鼠; 局部缺血; 再灌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目的 :探讨非创伤性下肢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保护效应的机制。方法 :用雄性SD大鼠 36只 ,分对照、缺血再灌注、经典缺血预处理及非创伤性下肢缺血预处理 4组。分别观察以下指标 :血浆一氧化氮 (NO)水平 ;心肌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mRNA表达 ;心肌 5’ -核苷酸酶 (5’ -NT)及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结果 :经典及非创伤性下肢缺血预处理后 ,血浆NO水平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和对照组 (P <0 0 1) ,心肌HSP 70mRNA表达明显增强 ,心肌 5’ -NT、CAT活性升高 (P <0 0 5 ,vsI/R) ,而经典及非创伤性下肢缺血预处理两组间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非创伤性下肢缺血预处理保护心肌的机制可能与经典缺血预处理相似 ,均是通过提高心肌内源性保护物质NO、HSP70mRNA、CAT及 5’ -NT显示预处理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M].(日)小川和朗;(日)中根一穗主编;钟慈声译;.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