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荒漠区植物骆驼刺的耗水规律

被引:18
作者
朱永华
仵彦卿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甘肃 兰州
[3] 甘肃 兰州
关键词
骆驼刺; 耗水量; 干旱荒漠区;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3.04.013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天然植物的耗水量是其生态需水量的一部分,也是确定其生态需水量的基础。额济纳旗位于黑河的下游,属于干旱荒漠区,全区域只在河流沿岸依靠地下水形成天然绿洲,骆驼刺是天然绿洲上的一种常见多年生天然矮灌木,具有额济纳旗天然植物根系生物量比地上部分生物量大的多且侧根十分发育的共有特点。因此搞清骆驼刺的耗水规律及耗水量将为认识额济纳旗区域内其它天然植物的耗水量及其耗水规律提供科学的基础。同时也将为维持额济纳旗现有天然生态不再恶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此本文利用由土壤含水量及根系有效长度得到的折算因子与可能蒸散量的积成功地确定了骆驼刺实际蒸散量即其耗水量。得出额济纳旗天然矮灌木骆驼刺林地的年耗水量为132.00mm。并得出额济纳旗矮灌木骆驼刺的耗水量主要来源于潜水蒸发量与土壤贮水量。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5+65 +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Towards a continuous operational system to estimate the root-zone soil moisture from intermittent remotely sensed surface moisture. Ragab R. Journal of Hydronautics . 1995
[3]   应用热脉冲技术对小美旱杨耗水量的研究 [J].
高岩 ;
刘静 ;
张汝民 ;
郭景霞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44-48
[4]   我国沙地水分分布状况及其意义 [J].
冯起 ;
程国栋 .
土壤学报, 1999, (02) :225-236
[5]   陕西泾阳玉米耗水规律研究 [J].
周英 ;
徐腊梅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8, (01) :125-129
[6]   河西走廊东部灌溉春小麦生物特征及需水规律浅析 [J].
刘明春 ;
马兴祥 ;
张惠玲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0, (04) :45-49
[7]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模型中的蒸散发计算 [J].
刘昌明 ;
窦清晨 .
水科学进展, 1992, (04) :255-263
[8]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from temperature. Hargreaves G H,Samani Z A. Applied 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e . 1985
[9]   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蒸散耗水与水量平衡的研究 [J].
冯金朝 ;
陈荷生 ;
康跃虎 ;
刘元波 .
植物学报, 1995, (10) :815-821
[10]  
A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direct and climatic effects of rising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on growth and yield of crops: Part Ⅰ-Modification of the EPIC Model for climate change analysis. Stockle C O,Willams J R,Rosenberg N J,Jones C A. Agricultural Systems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