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儿童肠道菌群状态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楼金玕
陈洁
机构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
关键词
螺杆菌,幽门; 感染,治疗; 肠道菌群; 三联疗法; 儿童;
D O I
10.13381/j.cnki.cjm.2005.02.021
中图分类号
R725.7 [小儿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儿童肠道菌群状态的影响。方法 分别称取1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治疗前后新鲜粪便1.0 g,对肠道菌群中最有代表性的3种需氧菌(肠杆菌、肠球菌和酵母菌)和4种厌氧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类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 ,分别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菌落计数,同时计算B/ E值来代表定植抗力。结果 抗Hp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和类杆菌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 .0 5 ) ,B/ E值明显下降( P<0 .0 1) ,肠杆菌数量明显增加( P<0 .0 5 ) ,酵母菌的检出率明显增加( P<0 .0 5 )。结论 三联疗法抗Hp治疗对儿童肠道菌群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在治疗Hp感染时须考虑到大量抗生素治疗后可能对患儿产生的副作用及潜在的危险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微生态治疗 [J].
袁建平 ;
吴凯宇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2, (02) :56-57
[2]   三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肠道菌群状态及耐药性的影响 [J].
陈渝萍 ;
梁玉环 ;
龚飞跃 ;
孙达春 .
中华内科杂志, 2001, (08) :7-7
[3]   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的新指标—— B/E值 [J].
吴仲文 ;
李兰娟 ;
马伟杭 ;
俞云松 ;
陈亚岗 .
浙江预防医学, 2000, (07) :4-5
[4]   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 [J].
张万岱 .
中华消化杂志, 2000, (02) :41-42
[5]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J].
许春娣 ;
陈舜年 ;
徐家裕 .
中华儿科杂志, 1999, (05) :52-53
[6]  
感染微生态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李兰娟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