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主体的生存特征

被引:2
作者
付丽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网络; 主体; 技术化; 生存特征;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09.09.015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网络新媒介技术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技术,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全新的对象和环境,为主体的网络存在开辟了技术化的生存空间。以界面形式呈现的技术魅力,表征着网络主体的技术化生存境遇,证实着主体与技术的联姻。在技术化生存中,主体改变着感知世界、认知对象的方式。在技术实践的层面,主体的感官功能被全方位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在技术实践中得以充分展示,显示出超越性特征。"技术"地栖居,使人的本质对象化,赋予主体进化以新的解释和机制。网络主体的技术化生存隐含着主体丧失存在之独立性、价值性的风险。在人与技术关系适度性的层面,"单向度"的可能亦非危言耸听。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黑客帝国与哲学.[M].(美)威廉·欧文(WilliamIrwin)编;张向玲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
[2]  
视觉文化导论.[M].(美) 米尔佐夫;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  
失控的世界.[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s)著;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  
新媒介与创新思维.[M].熊澄宇编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  
理解媒介.[M].(加)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HerbertMarshallMcluhan)著;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
[6]  
第二媒介时代.[M].(美)马克·波斯特(MarkPoster)著;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  
高科技·高思维.[M].(美)约翰·奈斯比特(JohnNaisbitt)等著;尹萍译;.新华出版社.2000,
[8]  
从界面到网络空间.[M].(美)迈克尔·海姆(MichaelHeim)著;金吾伦;刘钢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9]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
[10]  
海德格尔选集.[M].(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