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白芍对血虚证动物模型补血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9
作者
伍文彬 [1 ,2 ,3 ]
张廷模 [1 ]
王飞 [1 ,3 ]
机构
[1] 成都中医药大学
[2]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3] 央地共建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腑病证实验室
关键词
赤芍; 白芍; 血虚; 补血; 功效;
D O I
10.13412/j.cnki.zyyl.2012.03.046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基源和同基源赤、白芍对血虚证动物模型外周血象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观察其补血作用。方法:应用综合放血制备血虚证小鼠模型,检测各组动物外周血常规及Na+-K+-ATP酶活性。结果:血虚证动物模型外周血象及Na+-K+-ATP酶活性均有显著变化。当归(2.4 g/kg)、野生芍药(2.4 g/kg)对血虚模型降低的RBC有显著升高作用,同时野生芍药(2.4 g/kg)对降低的HGB也具有显著升高作用。结论:当归(2.4 g/kg)、野生芍药(2.4 g/kg)对血虚模型有明显补血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李仪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 [2] 赤、白芍对血瘀证动物模型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王飞
    伍文彬
    徐世军
    陈勇
    张廷模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9, 25 (04) : 40 - 41
  • [3] 四物汤对综合放血法致小鼠血虚证造血功能的影响
    谭玮
    宋崇顺
    谭洪玲
    刘丽丽
    马增春
    王宇光
    高月
    [J]. 中国中药杂志, 2005, (12) : 926 - 929
  • [4] 四物汤对血虚小鼠红细胞膜Na+-K+-ATP酶的影响
    杨岚
    陈为
    [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3, (01) : 10 - 12